電磁爐和電陶爐的推薦使用指南

正所謂:「鹹魚青菜,各有所好。」一直以來,電磁爐和電陶爐都各有各捧場客。不過,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轉用電陶爐,消委會還將幾款實用的電陶爐推薦給消費者。究竟電陶爐有什麼吸引之處?

很多人說,電陶爐是電磁爐的升級版,兩者在加熱方式、電力功率和鍋具用法方面都有區別。

首先,在加熱方式上,電磁爐和電陶爐的加熱原理各有不同。電磁爐加熱時依靠的是電磁感應,電力通過內部線圈產生,再引發交變磁場作用,然後把能量傳送到鐵鍋上,使鐵鍋底部產生渦流效應,繼而自動發熱。相反,電陶爐的主要導熱體是鎳鉻金屬,這種金屬受電能刺激後會發熱產生熱量,接著通過紅外輻射的方式將熱量傳導至鍋具,從而將鍋裡的食物加熱。

簡單而言,電磁爐自身不會產生熱量,但只會驅使鍋具自行發熱,因此熱效率較高,電熱轉換效率最高可以達到 90%以上。反觀電陶爐,由於電陶爐自身會散發熱量,熱能傳遞給鍋具的時候要多經歷一層傳導過程,這樣熱效率會較低,僅僅 60% 左右。因此,從節能角度出發,電磁爐會比電陶爐更加省電。

雖然電磁爐的功率沒那麼大,最高只能達到 2000W,但這並不代表電磁爐加熱慢。電磁爐的優勢是火力的爆發性強,所以加熱會比較快。相反,電陶爐的火力會來得比較慢。即便如此,電陶爐能支援不同的鍋具。